2025年4月16日至18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动交通智能充换电网络专业委员会先进充电技术鉴定研讨会暨2025年度专委会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专委会秘书长、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副秘书长、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强,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研究所副所长胡泽春以及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电网企业和制造单位的90余位委员、嘉宾及学者参会交流。
专委会工作会议由王文主持。会议解读了《充分发挥专委会功能作用 以科技创新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报告和学会专委会工作评估考核办法(试行),发布了专委会年度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明确了专委会年度工作方向和内容,与会委员及代表围绕专委会年度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会场
王文表示,下一步专委会将积极落实学会专委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各项工作,积极打造我国电动交通智能充换电行业高水平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多渠道加强与科研、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单位合作,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落地,促进电动交通智能充换电专业共性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全面发展,支撑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力量。
王文发言
专委会工作会议结束后,委员及行业专家前往福民达科创中心参观了全液冷柔性充放电系统示范站,示范站内配备了完整的“光、储、充、放”一体化能源管理与柔性充放电系统。
参会人员参观全液冷柔性充放电系统示范站
“超大功率高效柔性充放电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先进充电技术鉴定会上,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的研制报告、技术报告、测试报告、经济效益分析报告、科技查新报告和应用情况的介绍,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和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研发的兆瓦级全液冷柔性充放电设备转换效率高,构网型主动支撑响应速度快,项目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先进充电技术鉴定会现场
项目组人员发表项目报告
王文对成果完成单位和与会专家对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并指出项目组以此次鉴定为新起点,继续夯实技术根基,不断优化性能,在车网互动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中加快推进成果落地和规模化应用。
先进充电技术研讨会由中国电科院用能所车网互动研究室主任李涛永主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中国充电联盟执行秘书长邹朋致辞。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电网所城市能源研究室主任代贤忠作了题为《关于“十五五”充电设施发展的思考》的报告,预测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分析了充电需求变化、探讨了充电设施规划建设,阐述了车网融合互动发展的战略意义、趋势、成本、盈利能力及发展建议,为相关领域发展提供思路。
代贤忠作报告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储能高级经理王明才作了题为《车网互动示范城市建设研究》的报告,对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政策文件进行了解读,对车网互动试点城市申报情况进行梳理,介绍了试点城市V2B、V2dG、V2G三种建设思路,探讨了V2G规模化应用路径,并指出下一步工作建议,使参会者对车网互动建设有了全面的认识。
王明才作报告
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奇作了题为《跨省车网互动示范创新与实践》的报告,介绍了南网电动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局充电基础设施县乡推广活动,体现央企担当;全年新增70座超充站、自主研发物联操作系统和大模型,引领行业升级;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型,探索车网互动应用的诸多实践。
王奇作报告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副主任栾捷介绍了湖州车网互动试点项目开展情况,项目预计今年9月投入使用。报告重点介绍了项目采用的V2G技术。该项目计划建设10个150千瓦交流充放电桩,合计容量1500千瓦,试点车辆涉及电动环卫车4台、电卡车3台、电动公交车3台,规划年放电规模15万千瓦时。
栾捷作报告
美泰姆(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涛作了题为《超大功率充放电技术》的报告。美泰姆以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为科研支撑,围绕车网交互开展研究与产品开发,推出核心新产品电能路由器。在大槐服务区示范项目建设了源网荷储一体化充电设施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绿电供给高,环保节能效益显著,为行业树立标杆。
张涛作报告
会议交流报告内容包括电动交通行业热点方向与最新技术成果,涵盖了充换电领域政策规划、技术创新与示范实践三大维度,对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协同配合,强化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会议以学会专委会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先进充电技术”为核心议题,充分发挥了平台纽带作用,凝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促进深度交流与合作。未来,专委会将持续以深化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领域技术创新、助力 “十五五” 能源转型目标实现为己任,依托各委员单位进一步深化在技术评估、成果转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助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行业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推动我国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