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学会动态 > 专委会 > 内容详情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电力人工智能大模型学术论坛在成都召开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发布时间:2025-04-15

      2025年4月11日至12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电力人工智能大模型学术论坛在成都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主办,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中国能源研究会人工智能分会、四川省电机工程学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协办。中国工程院谭建荣院士,中国工程院郭剑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党委书记陈梅,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肖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副主任许海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三级顾问常建平,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兼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蒲天骄,专委会委员、各电网公司、高校、科研院所、互联网企业等单位的领导、专家、代表等200余人参会。论坛由许海清、蒲天骄共同主持。

论坛主会场

      陈梅指出,当前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正经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人工智能特别是大模型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为这一过程注入了全新的动能。希望全国广大电力人工智能科技工作者敏锐把握机遇,勇敢迎接挑战,不断开拓创新,为提升电力创新能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陈梅致辞

      孙正运表示,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正在重塑电力全链条的智能化范式,成为破解“双碳”目标下电力系统复杂性难题的关键技术路径。他强调,要深入挖掘大模型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潜力,在算法优化、场景落地、标准制定等方面勇闯“无人区”,共同破解行业痛点,推动人工智能与电力系统深度融合。

孙正运致辞

      肖杰提到,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国网四川电力正在加快建设坚强电网、立体枢纽、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一流电网,建设高效运营、精益管理、卓越服务、作风优良的现代一流公司,人工智能将成为重构电网运行和公司管理模式的核心驱动力。

肖杰致辞

      常建平表示,新能源的迅猛发展促使电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转型,电网形态走向多元化,负荷特性更加灵活多样,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成为电力行业智能化升级的关键。他强调,要聚焦电力大模型这一核心研发方向,深入推进学科建设,驱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实现国家 “双碳” 目标。

常建平致辞

许海清主持

蒲天骄主持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谭建荣院士线上作题为《智能机器人:从概念到产业》的主旨报告。报告系统阐述了机器人发展的历史文化,梳理了机器人向智能机器人演进的里程碑,强调了制造科学将历经 “机械一自动化一智慧化一脑控化” 发展路径,为科研工作者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探索前沿技术、规划研究方向提供了启发和思考。

谭建荣作主旨报告(线上)

      蒲天骄介绍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25年度电力领域重大问题难题:“如何实现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电力系统关键领域的安全可信应用”,论坛举行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电力系统的安全可信应用”重大科研难题启动暨联合攻关团队启动仪式,攻关团队由郭剑波院士领衔指导,中国电科院、国网四川公司、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国网大数据中心华为公司等产学研用单位组成。

启动仪式

      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刘俊勇作题为《数字孪生系统中的AI算法实现》的主旨报告。报告介绍了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数字孪生建模与基于在线运行数据的数字孪生模型等内容,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刘俊勇主旨报告

      北京大学工学院党委书记宋洁作题为《高质量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新型工业化》的主旨报告。报告提出了高质量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决策范式,分析了数据智能体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实践路径,探讨了数智化技术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作用。

宋洁主旨报告

      天津大学英才教授张沛作题为《电力系统智能计算的科学范式和研究框架》的主旨报告。报告概述电力系统计算面临的挑战,总结电力系统计算的科学问题,提出电力系统智能计算概念和研究框架。

张沛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充分展示了电力人工智能领域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成果、技术落地的创新路径及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深层需求,为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提供了新思路,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

      论坛主题报告环节邀请了来自中国电科院、电子科技大学、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中国移动、华为、阿里等单位的7位专家学者,围绕光明电力大模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探索、大模型在工业能源领域的场景化落地经验等内容,全面展现了行业大模型技术研发路径、场景应用案例及跨行业协同创新模式,为电力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

主题报告

      论坛同期举办电力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前沿技术与工程实践青年沙龙,沙龙由郭剑波院士主持。来自中国电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8位青年专家代表,围绕“智能计算”“仿真大模型”等专题,分享研究成果与技术思考,充分展现了青年科研力量在技术创新中的生机与活力。

郭院士主持

青年沙龙

      郭剑波院士指出,人工智能特别是大模型技术与电力行业深度融合将会带来无尽可能,希望青年人才要勇于探索科学未知世界,推动技术赋能行业发展,学会多学科融合与团队协作,让自己的探索与实践成为国家改善能源结构、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重要力量,围绕大模型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创新应用展开深入交流,与会各方一致表示,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搭建行业交流合作平台,深化跨领域协作,共同推动大模型技术与电力行业深度融合。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推动能源电力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