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院士专家论坛在北京召开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发布时间:2024-10-13

      10月13日,202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院士专家论坛在北京召开。作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暨2024年年会重要主题活动之一,论坛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旨在通过特邀院士专家报告与对话的形式,探讨电力科技重大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进展,启迪新思路,开拓新路径,为推进我国能源电力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绿色发展和能源清洁转型贡献智慧。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郑宝森,副理事长姚强等学会领导出席会议。出席论坛的两院院士有:杨奇逊、江亿、雷清泉、李立浧、彭苏萍、郭剑波、管晓宏、饶宏、吕俊复。

论坛现场照片

      本次论坛分为“主旨报告”与“院士专家对话”两个环节。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科学院王秋良院士主持。院士专家对话环节设置两个对话主题,分别由中国工程院李立浧院士和吕俊复院士主持。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郭剑波院士,中国科学院管晓宏院士,中国工程院饶宏院士和彭苏萍院士4位院士分别作报告。

王秋良院士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郭剑波院士作了题为《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几个问题的思考》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电力系统将成为新能源出力占比超50%的负荷超亿千瓦的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已进入“无人区”,在现有技术水平下面临系列挑战。电力系统的增长和构建模式发生深刻变化,亟需重构新型电力系统的评价体系和自洽运行体系,需要重点关注规划技术、仿真技术、储能技术、构网型技术、智能配电网技术、电力气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标准化工作。

郭剑波院士作主旨报告

      管晓宏院士作了题为《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与能源革命》的报告,指出了经济储能技术在我国能源电力绿色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氢赋能的供电、多能储能、转换和互补的控制优化能够实现局域能量平衡,保证系统经济性,构建市场可复制的分布式零碳能源系统,以榆林零碳智慧能源站示范项目为例,阐述了氢赋能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统将深度改变能源构成,为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提供零碳能源,实现以绿色、分布、市场为标志的能源革命,确保新质生产力的绿色特质。

管晓宏院士作主旨报告

      饶宏院士作了题为《构网型储能技术及其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应用》的报告,介绍了构网型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功能实现,分析了构网型储能的系统需求与工程应用,展望了构网型储能技术的发展。报告指出,构网型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重要技术方向,对于“弱系统”可提供频率和电压的主动支撑,可提升电网运行稳定性,对于全电力电子化“孤岛系统”可提供参考电压、参考频率,维持同步运行机制。下一步,需要加强理论研究,筑牢技术基础;加快建立标准体系,指导行业发展;根据系统需求,因地制宜配置构网型储能,更好发挥构网型储能支撑、调节作用。

饶宏院士作主旨报告

      彭苏萍院士作了题为《中国氢能源与燃料电池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指出氢能是我国能源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制氢、供氢、用氢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动态,阐述了我国发展氢能源与燃料电池的发展定位。报告指出,未来10-20年将是我国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需紧密联系我国能源发展实际,从战略、政策、技术、资金、国际合作等方面积极谋划,通过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助力实现氢能源与燃料电池高质量发展。

彭苏萍院士作主旨报告

      院士专家对话环节的第一个主题是“电网技术创新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由中国工程院李立浧院士主持,邀请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院长)郭强,电网运行风险防御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郑玉平,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郭琦,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康重庆,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志超5位嘉宾,分享了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认识和经验,深入探讨了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面临的挑战和电网技术创新方向。

院士专家对话环节

李立浧院士主持圆桌对话环节

      院士专家对话环节的第二个主题是“发电低碳转型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由中国工程院吕俊复院士主持,邀请了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主任许世森,国家能源集团首席科学家褚景春,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严新荣,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院总工程师王鑫,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院长郭婷婷5位嘉宾,分享了发电领域低碳转型方面经验和做法,深入探讨了发电领域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技术突破方向,提出了促进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的建议。

院士专家对话环节

吕俊复院士主持圆桌对话环节

      本次院士专家论坛搭建了院士、专家和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果分享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推动能源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与科技创新、促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