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科协工程师资格认证的试点学会之一,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经过充分准备,于2007年7月顺利开展了第一期“动力与电气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工作。
按照计划,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于2007年8月至9月开展第二期“动力与电气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认证程序包括申请报名、资格初审、培训、笔试、面试等阶段。共有67人提出认证申请,其中60人报名参加培训。
2007年8月27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动力与电气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第二期培训班在华北电力大学开班,开班典礼由华北电力大学李和明副校长主持,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陆延昌、常务副秘书长李若梅,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副校长李和明,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崔翔、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徐鸿、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喜辰、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蔡利民等出席了开班典礼。
李若梅副秘书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开展工程师国际互认工作的意义、进展等总体情况,并对此次培训、考试、认证具体要求做了说明。介绍了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和认证方式,国内工程师认证工作的开展情况,动力与电气工程师资格认证的实施办法,以及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意义。刘吉臻校长就认证工作谈了个人感受,回顾了在陆理事长领导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扎实、严格地开展了工程师国际互认工作,意义非常重大,表示作为以电力学科为主的重点大学,一定会尽全力配合好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各项工作,并具体介绍了学校在工程师认证工作中的前期准备、教材编写、实施培训所做的工作。
最后,陆延昌理事长指出,开展工程师认证工作是中国工程师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基本形式就是在政府授权的前提下,实现资格认证社会化,使工程师队伍成为注册工程师和执业工程师,并最终取得国际认证。陆理事长向学员们介绍了工程师认证的开展原则,一是自愿原则,二是与职称评定并行的原则,三是从严管理的原则,四是国际化原则。他希望学员们在培训中开展广泛的讨论,师生互动,互相学习,充分利用这次培训的机会,就具体案例用英语进行交流,激活和挖掘自身潜能,过好语言关,学到真本事,提高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陆理事长对此次培训班学员提出三点希望,即考好成绩、培养好作风、培训出好效果。
2007年9月3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动力与电气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第二期笔试在华北电力大学进行,此次笔试分为:火电、核电、水电、电气一次、电气二次五个专业,考试时间3个小时,闭卷考试,共67位学员参加了笔试。
此次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标志着对电力系统工程师有着深远意义的动力与电气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