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动交通智能充换电网络专业委员会在深圳举办“参与车网互动,做能源新公民”2025车网互动科普系列活动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发布时间:2025-11-28

      2025年11月25日,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动交通智能充换电网络专业委员会主办,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协办,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华茂能联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支持单位,联合举办的“参与车网互动,做能源新公民”2025车网互动科普系列活动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通过“论坛+竞赛”的形式,一方面聚焦充电设施领域新质生产力培育,围绕车网互动技术突破、交能融合生态构建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另一方面通过竞赛、科普等形式降低技术门槛,推动车网互动从专业领域向大众化、社会化延伸,助力培育全民能源参与意识,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注入新动能。

      前沿科普论坛开讲,专家共话车网互动与交能融合新趋势

      上午举行的“车网互动与交能融合前沿科普论坛”,由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能源服务中心总监方向亮主持,以“解读技术前沿,普及车网知识”为核心,邀请多位行业权威专家登台发言,从技术研发、产业应用、政策导向、公众参与等多个维度,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的科普盛宴。

主持人: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能源服务中心总监方向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动交通智能充换电网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在致辞中表示,我国庞大的市场基数为车网互动技术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车网互动的价值已从单一的“充电补能”延伸至削峰填谷、可再生能源消纳及用户、企业、电网共赢的商业模式。即将开启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交通与能源深度融合”成为核心议题,车网互动作为连接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储能系统的关键纽带,已上升为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未来需通过技术创新与政策引导,推动车网互动成为能源转型的“全民参与工具”, 推动形成多方共建共享的产业生态。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动交通智能充换电网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

 

      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帮新在致辞及后续《车网互动规模化商业运行探讨》主题演讲中表示,在“双碳”目标指引下,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能源消费观念与出行方式的深刻变革,能将电动汽车从单纯用电负荷转变为可调节的移动存储单元,为“源网荷储”高效互动开辟广阔空间。同时,介绍了南方电网已在深圳、广州等地开展城市级车网互动示范活动,通过有序充电、V2G反向放电等场景,累计放电超1600万度,验证了规模化应用的可行性。未来需进一步完善计量、风险分担、激励措施等市场机制,统一车、桩、平台接口标准,并探索重卡充电、高速公路补能等稳定应用场景,以商业化闭环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帮新

      国网冀北清洁能源汽车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汉民发表了《大功率V2G参与电压频率支撑的探索》主题演讲。他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尤其是重卡电动化,对电网的冲击日益显著。大功率充电设施不仅需要满足快速充电需求,还需具备电压和频率支撑能力。冀北电力在大功率V2G技术和虚拟电厂方面的创新实践,包括变充一体、多绕组变压器+三电平可控整流等技术,这些技术可有效提升充电桩的电网支撑能力,降低电网扩容成本,同时为虚拟电厂提供稳定的储能资源。他呼吁将V2G硬件能力纳入大功率充电桩标准,以低成本技术路径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为能源转型提供新范式。

国网冀北清洁能源汽车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汉民

      国网(山东)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思华发表《运营商视角下的充换电技术发展与展望》主题演讲。从运营商视角出发,当前充电设施行业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商业模式不成熟、供需匹配不均衡等问题,导致设备闲置率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他提出“慢充快补”将成为私家车充电的主流模式,营运车辆将向换电转型,并强调“电网友好型”设施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呼吁行业统一技术标准,避免“有桩无车、有车无桩”的资源错配。

国网(山东)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思华

      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赵国成分享了“绿电直连新技术”在破解充电场站“价格战”难题方面的创新实践。通过光伏直连与直流储能系统,品胜在深圳、成都的示范站实现用电成本降至0.46元/度,单枪日充电量达500–600度。该技术通过“服务费+电价差+需求侧响应”三重盈利模式,使场站在服务费为零时仍可盈利,可应用于老旧场站改造、高速服务区赋能、干线公路补能等场景,为行业摆脱价格战提供新路径。

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赵国成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侯晨瑶发表了《电力市场交易机制解析:从中长期到现货》主题演讲,系统解析了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与车网互动的融合路径。他指出,随着新能源全量入市,电价波动性增强,车网互动凭借快速响应能力,可通过“低谷充电、高峰放电”参与调峰,既能降低用电成本,又能获取辅助服务收益,成为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的关键路径。随着市场机制不断完善,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等角色将愈发关键。当前正是把握能源转型机遇,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关键窗口期。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侯晨瑶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车网互动与绿电交易优秀专家李培军分享了电动汽车与电力市场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与思考。他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车网互动成为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聚合电动汽车负荷,参与中长期交易、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可实现“驾风驭光”式充电,降低综合用能成本。未来车网互动需在爬坡响应、数据可信传输、电碳联动和绿电消费核算等方面加强技术储备,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车网互动与绿电交易优秀专家(一级)李培军

 

      科普竞赛激发创新,八支团队展示车网互动实践成果

      下午的“参与车网互动,作能源新公民”车网互动技术科普竞赛由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车网互动与绿电交易优秀专家(一级)李培军主持,8支团队通过“项目发布+专家质询”形式展开角逐。七位行业专家组成的评委团,从科学性、创新性、应用价值等维度综合评分。经过激烈角逐,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凭借《车网互动在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的商业模式与实施路径》项目荣获一等奖;南方电网广西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参与车网互动为能源转型“添动力”》与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湖北有限公司黄冈分公司《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的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构建》项目获得二等奖;玖行智联(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车站一体化调度的车网互动模式》、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云边协同赋能车网互动关键技术创新》、成都华茂能联科技有限公司的《居民场景车网互动模式研究与应用实践》项目获得三等奖;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车网融合 助力充电行业高质量发展》与南京清辰绿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反向放电运营知识》项目获得优秀奖。

   

(颁奖现场)

      本次活动通过高水平的技术交流与科普竞赛,有效推动了车网互动知识的普及与技术的社会化应用。未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动交通智能充换电网络专业委员会将继续联合产业各方,共同构建车网互动良性生态,为实现“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贡献行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