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科普月|三峡工程博物馆多点发力,“电力之光”点亮科普新程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发布时间:2025-09-28

      金秋九月,科普热潮涌动。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三峡集团分会场活动于三峡工程博物馆精彩启幕。三峡工程博物馆紧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建设电力科技强国”主题,精心策划电力科普开放日、流动展览进校园、电力科学实验趣味课堂等系列分会场活动。活动先后走进三斗坪小学、三峡初中及博物馆展厅,为坝区职工、师生群体带来一场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电力科普盛宴,让水电科学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9月8日上午,“认识大坝”流动科普展览率先进入三斗坪小学。该展览是一场寓教于乐的趣味探索,借助生动有趣的手绘与可爱的卡通形象,从“水与水资源”“水利工程”“大坝的历史”“大坝的类型”“大坝的功能”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为小观众解读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利科技的发展历程,以及大坝工程的多样功能与综合效益。参观展览后,同学们观看了科普动画《选择水坝的难题》,对不同大坝的修建特点与功能有了进一步认识。此外,博物馆还为孩子们准备了实践环节——搭建三峡大坝3D立体模型,孩子们动手拼装、协力合作,不仅加深了对大坝结构与功能的理解,更在过程中感受到了工程与科技的独特魅力。

      同日下午,电力科学实验趣味课堂在三峡初中热闹开课,90余名师生共同探索电学奥秘。博物馆立足中学生知识维度,量身定制科普课程。课堂上,“静电章鱼”实验让电荷的“舞动”一目了然,“人体导电灯泡”实验揭示了导体的基本原理,而特斯拉线圈演示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同学们踊跃参与“触摸人造闪电”“隔空点亮灯管”等互动环节,在实践中理解电力传输原理。此外,同学们还通过观看科普视频,了解吉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科学原理和科技创新点,进一步感受到我国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与卓越成就,为电学探索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9月9日上午,电力科普开放日在三峡工程博物馆举行,60名来自三峡坝区电力生产与枢纽运行一线的青年职工参与活动。三峡水力发电厂生产管理部机械设备管理主任胡德昌作《水轮发电机组数字孪生体建设》专题报告,分享三峡电厂建设水轮发电机组关键设备数字孪生体的实践和成效,为职工带来了前沿科技视角。随后,大家走进工程馆,沿展览脉络感受三峡工程水电科技的巨大跨越,进一步坚定了助力电力科技强国的使命与信念。

      作为传播三峡精神与开展现代水电科普的重要阵地,三峡工程博物馆通过分众化、互动化的活动设计,将三峡工程、中国水电的科技创新转化为鲜活的科普教材,既为行业职工搭建了交流学习平台,也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未来,博物馆将继续依托资源优势,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容,推动水电科技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促进电力知识普及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更多三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