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学子探秘“华龙一号”:一堂行走的核电科普实践课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发布时间:2025-07-01

      碧海蓝天映衬下,塔吊林立的“华龙一号”工程建设现场与穿梭有序的运输车辆构成一幅现代工业画卷。5月9日,惠州学院附属学校150余名师生走进太平岭核电基地,开启了一场以“探秘大国重器,了解清洁能源”为主题的研学实践。这场沉浸式科普研学活动,让课本上的核能知识跃然眼前。

      观景平台俯瞰“大国重器”

      站在海拔百米的观景平台上,同学们首次全景目睹“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建设盛况。钢筋混泥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远处海天相接,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引发阵阵惊叹。“原来核电站不是想象中冰冷的工业风,它是可以与海上自然风光完全融为一体的!”

      科普馆里解锁“核能密码”

      步入太平岭核电科普馆,互动展具与精密模型瞬间点燃同学们的好奇心。1:1复刻的“华龙一号”机组模型前,核电讲师以“烧开水发电”的生动比喻,揭开核反应堆能量转换的奥秘;动手操作知识问答与射击游戏设备,使他们更直观地理解了核能发电的过程,对核电的安全性和环保优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原本抽象的核电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在3D影视体验区,“三大工程”的建设愿景跃然于眼前,带领同学们“穿越”至安全壳内部,层层防护屏障的设计让抽象的安全理念具象化。

      讲座互动点燃科学热情

      “为什么说核能是‘双碳’战略的超级帮手?”“核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在科普讲座现场,核电讲师以“能源对比图”直观展示核电的环保优势,结合“华龙一号”的“铠甲式”防护设计,详解“四重屏障”安全保障体系。互动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们争相举手抢答,关于“核电站应急冷却系统”“辐射防护措施”的专业问题频出。同学们积极踊跃参与答题,在一轮轮互动中,每一次深思熟虑后举手、每一个认真而坚定的回答,不仅加强了对核电知识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更为培养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播下希望的种子,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持续贡献中广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