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动脉:探秘碳中和技术之旅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发布时间:2024-11-07

      2024年9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能建安徽院主办的“绿色动脉:探秘碳中和技术之旅”分会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是2024年“电力之光”中国电力科普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技术研讨,探索碳中和技术的发展路径,推动绿色能源转型。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朱滨,以及科技信息部、能源研究院和发电工程公司的相关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亮点纷呈,聚焦前沿科技

      本次活动特别安排了两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参观考察项目。实践团首先参观了芜湖海螺集团10MW/80MWh二氧化碳储能示范系统项目现场。该项目是全球单机功率最大、储能容量最大的二氧化碳储能项目。它有效地解决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过程中常见的波动性难题,为能源的稳定供应提供了新思路。

      队员们在技术专家的讲解下,详细了解了这一示范项目的技术原理。项目将水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压缩至高压状态,储存在高压储气罐中,然后通过放气阀将压缩的二氧化碳释放,带动涡轮机转动发电。该系统深度耦合海螺水泥的CCUS捕捉产线,将水泥产线上捕捉的二氧化碳用于储能系统,实现二氧化碳的暂态封存,即降低了储能系统成本,又减少了碳封存成本,达到二氧化碳捕捉与循环利用的目的。

      接下来,实践团一行深入探访了海螺集团的另一环保先锋项目——白马山水泥窖烟气CO₂捕集纯化示范项目。该项目是世界首条万吨级以上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环保示范项目。项目创造性地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应用于传统的水泥制造过程,将原本的废弃物转变为有价值的资源,从而为水泥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探访过程中,队员们也了解了CO₂产品转化应用与捕集提纯技术优化新方向,亲身体验了干冰产品的应用以及智慧农业农场如何利用CO₂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奇妙景象。通过与项目专家的充分交流和讨论,大家纷纷表示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将是未来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具之一,尤其是在传统高耗能产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携手共创未来,共筑科技梦想

      在参观与探访结束后,实践团的技术专家们开展了专题研讨会。研讨会上,大家围绕碳中和的技术路径、储能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应用前景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中,实践团成员也对碳中和技术的发展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大家一致认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碳减排和能源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身处电力行业,肩负着推动能源变革、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任,要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绿色动脉”分会场的探秘碳中和技术之旅,为2024年“电力之光”中国电力科普日系列活动增添了亮点,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前沿环保技术的机会。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大家不仅学到了先进的储能与碳捕集技术,更深刻认识到碳中和目标下电力行业转型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绿色发展、低碳未来,已经成为时代的脉动,我们每个人都应积极投身其中,各尽所能。

      中国能建安徽院期望通过此次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大家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此次活动也旨在激发更广泛的创新热情,并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推动科技进步和构建绿色低碳社会的事业中。我们坚信,随着更多企业与技术力量的加入,碳中和技术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突破,助力全球气候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