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国际交流动态 > 内容详情

智汇东盟:AI论坛架起绿色工程合作之桥 ——2025中国-东盟工程师论坛在菲律宾克拉克召开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发布时间:2025-10-31

会议现场

      2025年10月29日,2025中国-东盟工程师论坛在菲律宾克拉克顺利召开。东盟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菲律宾技术理事会主席弗雷德·蒙萨达,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国际合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申彦红,东盟工程组织联合会秘书长、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副主席蔡润煌出席论坛并致辞。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主席郑宗联,缅甸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钦貌泰,新加坡工程师学会主席曾有仁,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缅甸工程理事会主席昂觉密,印度尼西亚工程师学会主席伊尔哈姆·阿克巴尔·哈比比,文莱测量师工程师建筑师学会主席陈利德,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秘书长陈彦振,柬埔寨工程师理事会秘书长索康·里提武等东盟国家工程组织及区域工程组织负责人出席论坛。

      本次论坛以“人工智能驱动工程创新”为主题,旨在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塑面向绿色转型与可持续的工程新生态,升级区域人才互认与能力共享机制,为中国-东盟工程师的跨境流动、联合研发和智慧场景落地注入AI动能。菲律宾技术理事会工程认证委员会主任梅·罗斯·因佩里尔和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国际合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学术部主任周缨分别主持交流研讨和主旨报告环节。

梅·罗斯·因佩里尔主持开幕式

周缨主持主旨报告

      弗雷德·蒙萨达在致辞中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与会各国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对维系人类社会至关重要,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双面性,本次论坛的召开为推动区域内工程师协作、确保人工智能驱动的工程创新真正造福社会提供了重要平台,呼吁各方把握机遇,共同努力缩小国家间及各国内部的发展差距,携手促进更加包容与均衡的区域进步。

弗雷德·蒙萨达致辞

      申彦红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正成为全球工程科技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中国与东盟在“AI+工程”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她强调,中方愿与东盟各国工程组织一道,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化人工智能与工程实践的融合创新,推动区域工程师能力建设与跨境流动,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化、绿色化工程解决方案,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强劲的科技动能。

申彦红致辞

      蔡润煌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于东盟与中国合作持续深化之际召开,恰逢其时。他强调,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工程各领域,推动社会向更智能、高效和具韧性的方向发展。他表示,工程师在推动负责任人工智能发展、落实环境社会治理及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肩负重要使命,期待通过本次论坛深化区域协作,共同打造惠及当代与未来的工程解决方案。

蔡润煌致辞

      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工程师联合体持续支持东盟工程师来华研修项目发布仪式。截至目前,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已累计支持近100位东盟国家青年工程师来华参加工程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向东盟国家工程师分享100学时持续职业发展学习资源,为区域青年工程师搭建了互学互鉴、携手成长的交流通道。

      在主旨报告环节,5位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家的专家作精彩报告。

      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主席郑宗联围绕“在文化、经济与技术多元地区构建国际机构伙伴关系所面临的挑战”作主旨分享,结合自身在东盟工程组织联合会及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的任职经历,剖析跨文化沟通、治理差异与危机响应“痛点”,提出以“开放、研究、共享、治理、传承”五要素破解合作壁垒,倡导建立更具包容性与韧性的区域工程协作机制,为中国-东盟工程师能力互认、智慧基建与绿色转型提供制度保障。

郑宗联作主旨报告

      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委会委员谭文哲以“‘机器人+AI’—赋能实现协同、高效、敏捷的供应链”为题,解析消费互联网倒逼产业敏捷升级的趋势:通过“具身智能+数据智能”双轮驱动,实现仓储无人化、流程数字化与网络协同化,提出“柔性自动化”最小粒度扩容、最快部署、最优体验,为中国-东盟电商及制造企业打造高韧性的跨境供应链样本。

谭文哲作主旨报告

      印度尼西亚工程师学会主席伊尔哈姆·阿克巴尔·哈比比在题为“创新与诚信并重的人工智能—伦理工程”的主旨报告中强调,工程伦理应融入从概念、设计、开发到数据与实施的全过程,呼吁建立融合伦理、法律、数据科学与工程的多学科协作体系,以构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生态。他提出“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发展原则,主张保持人类在决策中的主导地位,确保人工智能决策的可解释性,并使技术发展符合社会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伊尔哈姆·阿克巴尔·哈比比作主旨报告

      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宋彤以“中国通信学会工程师能力建设创新实践与探索”为题,系统介绍了学会在信息通信领域构建的涵盖工程师培养、能力评价与国际互认等环节的“六位一体”创新体系。他表示,学会通过开发双语在线课程、组织东盟工程师研修活动等方式,积极推动与多国工程组织共建开放、互认的工程师发展体系,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持续提供人才支撑。

宋彤作主旨报告

      奥雅纳菲律宾公司资深工程师、GIS专家、奥雅纳马尼拉数字化负责人鲁道夫·佩拉尔塔在“能源、废弃物与水务领域机遇解锁:GIS、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如何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技术,应对菲律宾在能源、水务和废弃物管理方面的挑战。他以帕西格河塑料污染治理为例,强调了地理智能作为战略性工具,在推动基础设施可持续规划与智能化决策中的关键作用。

鲁道夫·佩拉尔塔作主旨报告

      在交流研讨环节中,中兴通讯菲律宾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刘蔚,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副主席、东盟工程注册(马来西亚注册官)陈志辉,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市场部高级技术经理言湘宁,泰国工程学院外事与建筑信息模型委员会委员、东盟工程组织联合会交通运输与物流工作组主席东坎·凯查勒通、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应用销售经理贝尼尼奥·J·埃斯圭拉等5位专家,就“AI技术如何重塑东盟工程建造与运维模式”以及“智能化时代工程师核心能力培养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现场互动交流气氛热烈。

交流研讨环节

      作为中国科协“开放合作月”系列活动之一,2025中国-东盟工程师论坛成功举办,将持续扩大中国与东盟国家在AI赋能绿色基建、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论坛由中国工程师联合体、东盟工程组织联合会联合主办,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菲律宾技术理事会共同承办。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作为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国际合作委员会牵头单位,已成功承办四届中国-东盟工程师论坛。论坛致力于搭建中国与东盟国家工程界交流互鉴平台,增进中国和东盟工程界的互信和友谊,促进工程师跨境流动,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