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国际会议 > 内容详情

第14届中美绿色能源论坛召开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发布时间:2022-12-03

  12月2-4日,由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斯坦福大学Precourt能源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14届中美绿色能源论坛以线上线下方式召开。论坛以“迈向碳中和之路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邀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外院士学者参会并作主旨报告,并在中国上海和美国旧金山组织线下专题分论坛。来自能源电力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研讨,助力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电力清洁可持续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在12月2日上午的论坛开幕式上,加州副州长Eleni Kounalakis、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总领事张建敏分别为论坛的召开发来贺信。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主任、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康重庆,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王麒先后致辞。

  诺贝尔奖得主、美国能源部前部长、美国科学促进会前主席、斯坦福大学教授朱棣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舒印彪,2021年全球能源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Precourt能源研究院主任崔屹,国际能源署能源技术政策负责人Timur Gül作主旨报告。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林铭山、秘书长王刚,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原主席、加州-中国气候研究院副主席Mary Nichols,美国加州能源委员会原主席Robert Weisenmiller 等出席会议。会议由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理事郭为泰主持。

  Eleni Kounalakis代表美国加州政府祝贺论坛的召开。她表示,加州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是全球领先者,已经制定了100%清洁能源供电和2045年实现碳中和的行动目标。美中正在以积极和建设性的方式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强有力的合作,共同努力加速向无碳未来过渡。希望大家利用这个平台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解决方案,加强全球合作,实现我们共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说明: E:\国际会议\2022年\202212-中美绿色\USGEF12.2\微信截图_20221202094036.png

Eleni Kounalakis发来贺信

 

  张建敏代表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向论坛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他认为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中美就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合作达成了共识。中美绿色能源论坛已成为中美清洁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交流合作平台, 期待论坛为共同探讨全球迈上碳中和之路建言献策,为进一步推动中美科技交流、促进中美地方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说明: E:\国际会议\2022年\202212-中美绿色\USGEF12.2\微信截图_20221202094720.png

驻旧金山总领馆科技参赞高鹏飞宣读贺信

 

  康重庆在致辞中表示,实现碳中和是全球重要的转型目标,这个共同目标使得我们必须加强能源领域的合作。中国先后提出了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新型能源体系等重大战略,电力能源领域必将经历一场颠覆性的体制与技术革命。能源的低碳转型过程将充满挑战,需要精心设计转型路径图,特别关注能源系统与自然气候环境的紧密关联,通过深度的国际合作使所有相关方广泛受益。

说明: E:\国际会议\2022年\202212-中美绿色\USGEF12.2\微信截图_20221202094832.png

康重庆致辞

 

  王麒在致辞中表示,实现碳中和关键是“一个核心”、“两个支撑”。“一个核心”就是技术创新,需要建立一个基于全球合作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两个支撑”是指政策支撑和投资支撑,要建立良好的政策体系来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要建立全球和区域的碳交易市场为减少碳排放提供必要的融资工具。同时,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国际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中美两国的学者、专家和工程师要在有着共同需求的“净零”技术领域开展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说明: E:\国际会议\2022年\202212-中美绿色\USGEF12.2\微信截图_20221202095607.png

王麒致辞

 

  在开幕主旨报告环节,朱棣文做了题为《向清洁能源和更可持续未来转型中的挑战与机遇》的报告。他提出,为了实现控温2℃的目标,我们必须要实现零排放或者负排放,目前的减排行动与这一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此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需要更加复杂和稳定的电网来支持可再生能源,我们需要各个领域都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们需要更高效经济的储能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利用,我们需要在需求侧进行管理,我们需要第四次的农业革命来减少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我们为应对气候变化所作的努力最终目的是实现更大范围、更长远的安全——我们的家人、朋友、邻居,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后代能够安全地发展。

说明: E:\国际会议\2022年\202212-中美绿色\USGEF12.2\微信截图_20221202101120.png

朱棣文作主旨报告

 

  舒印彪在《中国电力绿色低碳转型与创新发展》的报告中提出,中国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能源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节能降碳成效明显,低碳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他提出“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电力的转型路径。要锚定“双碳”目标,推动能源电力向深度低碳(零碳)转型,实施清洁化、电气化、数字化、标准化“四化”转型路径,分碳达峰、深度低碳、碳中和三个阶段打造深度低碳(零碳)电力系统,加快发展陆上风电、海上风电、西南水电、核电,促进生物质、地热能、绿氢等开发利用,形成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要积极开展深度低碳(零碳)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包括清洁发电、储能、氢能、再电气化、捕碳固碳、数字化、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技术标准、电力市场等,推动核心技术突破,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科技支撑,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

说明: E:\国际会议\2022年\202212-中美绿色\USGEF12.2\微信图片_20221202134521.jpg

舒印彪作主旨报告

 

  崔屹做了题为《面向碳中和转型的材料技术》的报告,认为很多国家已经做出了2050、2060、2070年“净零”排放的承诺,企业、政府、学界要携起手来共同实现这个目标。他提出前十大清洁能源技术,包括长时间储能、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电池、碳捕集和去碳、可再生燃料、数字化和能源系统整合、低碳钢铁、低碳水泥、塑料等再利用、可持续食品、核能。斯坦福大学在能源方面的愿景就是要为可持续、可支付以及安全的能源供应提供技术支持。全球碳中和的转型目标需要各个行业同时脱碳,材料技术在这方面会大有可为。希望在中美合作的平台上,可以进一步推动一些新项目的实施,助力可持续发展。

说明: E:\国际会议\2022年\202212-中美绿色\USGEF12.2\微信截图_20221202110736-1.png

崔屹作主旨报告

 

  Timur Gül做了题为《2050年IEA“净零”排放路线图》的报告。国际能源署提出的“净零”排放路线图目的是指导所有国家如何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同时提供安全可持续以及可支付的可再生能源。为了实现2050年的零排放,有50%的减排必须要来自于技术创新,如电气化、氢能,碳捕集、生物技术等。中国提出了30、60目标,实现40%二氧化碳的减排,需要最前沿的新技术。中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创新国家,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入占全世界的10%。中国和美国在清洁能源转型方面的重要性是非常明显,并在国际能源署框架下进行清洁能源创新技术方面的合作。我们的分析显示,如果没有国际合作,要想在全球实现零排放的转型可能要推迟几十年,所以现在更加需要进行经验的分享,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

说明: E:\国际会议\2022年\202212-中美绿色\USGEF12.2\微信截图_20221202113856-1.png

Timur Gül作主旨报告

 

  会议组织了“迈向碳中和之路”的对话环节,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前主席、加州-中国气候研究所副主席Mary Nichols与参会者交流了碳中和热点问题。加州能源委员会前主席Robert Weisenmiller主持对话环节。双方探讨了加州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面临的挑战、加州与中国之间在气候方面的合作、实现碳中和的挑战等话题。

说明: E:\国际会议\2022年\202212-中美绿色\USGEF12.2\微信图片_20221202130841-1.png

“迈向碳中和之路”对话

 

  12月3日和4日上午,在上海和斯坦福大学分别组织了“储能技术论坛”和“清洁能源转型论坛”。

  3日上午的“储能技术论坛”上,201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工程院院士、纽约州立大学特聘教授Stanley Whittingham,香港大学教授陈冠华,CUSPEA协会副会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碳中和研究所所长庞阳,美克生能源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上海伏达储能数字化研究院院长严晓作报告。

  4日上午的“清洁能源转型论坛”上,朱棣文教授致辞,美国加州能源委员会原主席Robert Weisenmiller,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周孝信,斯坦福大学环境与能源政策分析中心主任Larry Goulder作报告。

  论坛还举行了《迈向碳中和之路的能源技术创新》、《加速中美脱碳过程和促进双边气候变化合作》、《2035年中国实现80%的零碳电力系统》研究报告的成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