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国际供电会议组织(CIRED)中国国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CIRED 2025专题报告会在上海召开。
21日上午,召开了CIRED中国国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国家委员会主席陈维江院士主持会议,副主席陈梅、杨庆新,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成山院士,国家委员会理事会、技术委员会委员及代表参会。会议通过了国家委员会推荐CIRED理事会任职人选,审议了国家委员会下设的6个专业委员会组成方案,讨论了国家委员会重点工作及第12届中国国际供电会议(CICED 2026)筹备方案。会上,与会委员围绕专业委员会建设、国际协作与人才培养等关键议题深入交流。陈维江主席在发言中强调,中国国家委员会应主动作为、率先探索,始终站在国家视角,代表中国供电领域的整体水平,积极主导国际标准制定与CIRED相关规则构建,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王成山院士指出,专业委员会的构成应注重专业覆盖面、系统性与前瞻性,兼顾技术传承与组织活力,同时明确专业委员会的职责定位、组织架构、专家参与条件等基本要求,推动专委会建设规范化、高水平发展。杨庆新副主席提出,要持续提升国家委员会建设水平,加强专业委员会建设,重视利用国际组织平台吸纳国际留学生参与,为我国乃至全球配电领域储备跨文化、国际化专业人才。陈梅副主席指出应深化区域性国际会议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在配电领域的技术交流与专题研讨,打造具有专业引领力和国际吸引力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品牌。

国家委员会工作会议现场
21日下午,召开了2025年国际供电会议专题报告会,围绕第28届国际供电会议(CIRED 2025)成果组织了专题报告。陈梅副主席,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浦东供电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国家委员会理事会成员刁冠勋在报告会上致辞。陈梅副主席首先对会议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强调本次会议旨在向配电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分享最新的技术进展和工程实践情况,期望与会专家深入交流,为共同推动供电技术进步贡献力量。刁冠勋在致辞中表示,国网上海电力正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通过打造高可靠性配电网、发展V2G等新业态、应用数字孪生等技术,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经验”。

陈梅致辞

刁冠勋致辞
专题报告会由国家委员会秘书长赵建军主持,聚焦第28届国际供电会议(CIRED 2025)的最新成果,特邀厦门理工大学李天友教授、四川大学肖先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翁嘉明、山东理工大学徐丙垠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赵天阳副教授和厦门理工大学苏俊等六位专家,围绕配电网络元件、电能质量与电磁兼容、配电系统运行、配电保护控制与自动化、配电系统规划、政策与监管变革对DSO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的影响等专题领域,展开分享与交流。

赵建军主持专题报告会
本次工作会议暨专题报告会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委员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方向。2026年,国家委员会将围绕组织建设、国际合作、学术交流等重点方向,扎实做好国家委员会专委会筹建,积极推进中国专家参与CIRED工作组开展跨国联合研究,精心组织好2026年中国国际供电会议、组织参与CIRED 2026技术研讨会、策划参与第29届国际供电会议,推动我国配电领域新成果、新经验在国际舞台的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