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新能源智能发电与设备管理专委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及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新能源故障诊断分析技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西安热工院副总经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赵勇,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副总经理孙伟忠出席会议,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华能澜沧江新能源公司、华能新能源云南分公司、南瑞集团、三峡新能源公司、阳光电源、禾望电气等20余家单位共计6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会场
赵勇指出,我国新能源产业正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能源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力量。作为行业技术发展的引领者与推动者,专委会始终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以“创新驱动、协同共赢”为宗旨,积极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高水平交流平台,着力破解新能源智能发电与设备管理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
孙伟忠倡议与会各方围绕宏观难题跨领域协同交流,厘清行业技术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优先方向,促进不同学科背景专家之间的相互启发,推动形成面向未来的行业共识与合作契机。
学术交流环节,河海大学崔晗老师通过《从西班牙大停电看新型电力系统的内外生态势推演与安全防御》报告,系统复盘了西班牙大停电的全过程,并从“看得清、控得顺、算得准、防得全、启得快”五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源网荷实时模型构建、主配微协同控制、系统内外生态态势推演、极端场景主动防御以及新能源故障快速恢复等方面的启示。
上海科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郜登科围绕《新型电力系统频域分析和时域仿真的创新与实践》作报告,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振荡和扰动失稳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设备级阻抗扫描的系统仿真建模解决方案。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汪臻在《新能源发电设备故障预警与诊断技术》报告中,介绍了该技术的研发背景,重点阐述了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设备及机组的全景监测与智能诊断方案,并分享了多个实际应用案例及其成效。
阳光电源风能解决方案总监孙伟以《复杂电网下风电变流与电网模拟器的协同演进》为题,从新能源大基地对电网带来的挑战切入,详细介绍了全功率与双馈风电变流技术,并提出基于电网模拟器的测试基地整体解决方案。
国网电科院武汉南瑞公司高级工程师李炼炼在《电力电缆状态智能监测体系构建与实践》报告中,分析了导致电力电缆故障的三大主要因素,评估了传统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包括主动灾害预警、热劣化监测、特征气体监测、行波故障定位及宽频阻抗谱定位等新型智能监测技术。
南瑞集团新型储能业务特遣队专家孔祥梅就《集中式次超同步谐振抑制解决方案》作专题报告,从双馈风场与线路串补相互作用、直驱机组与弱电网交互等方面分析了典型次超同步谐振问题,并详细介绍了集中式抑制方案的设计、验证与现场应用情况。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员文康在《光伏电站风力发电场电气设备故障分析与交流》报告中,系统梳理了典型电气设备故障类型及其预防方法,提出了系统保护软件与设备硬件的管理维护策略,并分享了实际故障处理的经验与案例。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经理伍阳阳以《新型构网储能装置入网检测与工程经验》为题,介绍了构网型储能并网的相关政策与技术标准,详细阐述了其功率调节检测的测试原理、内容及平台构建,并分享了工程实践中的测试经验。
华为数字能源清洁能源创新中心主任王文渊在《光储新能源电站全链路智能化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实践》报告中,从光储电站面临的环境、效率和设备管理等挑战出发,阐述了设备运维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从比特感知瓦特,到比特管理瓦特,最终实现比特增值瓦特、算力改变电力”的理念,并分享了全链路AI智能电站在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方面的应用。
北京驭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蒙就《新型能源体系下电能质量问题分析与治理》作报告,深入分析了新能源场站中典型的电能质量问题,阐述了其特点及带来的影响与危害,并分享了电能质量预测评估、超标治理等方面的解决方案与建议。
本次会议聚焦新能源故障诊断分析,重点围绕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防御、并网稳定性分析、储能装置入网检测与工程应用、谐振抑制与电能质量治理等议题开展研讨,在构建更加智能可靠的新能源电站运维保障体系、推动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